close
我還記得國小的時候,莎拉塔的圍城日記非常有名,作者以平民少女的角度看待這愚蠢的戰爭,穿插本身的生活剪影,童言童語卻直抵人心,透過莎拉塔每日的書寫,慢慢在我們腦海中拼奏出戰時的困頓生活以及人民心中的不解和憤怒。在莎拉塔的圍城日記現世前五十年,台灣也有位青年習慣每天寫日記,就是烽火南國的少年──黃撐旗,為了給長期處於太平盛世的我們警惕,黃撐旗先生將自身日記改寫出版,告訴我們二戰時期兵荒馬亂的台灣,看著一幕幕的故事進展,我掉入了台北醫專的迴廊。小時候爺爺常抱著我講古,以客家話訴說他年輕時如何逃離日本人徵兵的生活也躍然紙上。
但這本書讀起來其實相當不順暢,我想是因為作者當時是以日文寫成,盡管翻譯成中文,但作者還是遺留了許多中文沒有的日式語法。再者,我其實不太喜歡作者的「改寫」,因為在本書中我其實看不到到作者的情感,太多流水帳式的敘述,以及天外飛來一筆的角色,是本書最讓我詬病之處。和莎拉塔的圍城日記飽滿的情感迥異,也許是作者刻意淡化或是戒嚴時期作者為了惹上麻煩而捨去情感的書寫,但我更想看到的不僅只是冷酷的紀錄,而是作者身為知識分子的困惑及身處時代夾縫的吶喊。
對我們這世代的人而言,戰爭已是難以想像的名詞,盡管現在世界還是有許多動盪不安的角落,但希望戰爭永遠別再發生,戰爭雖然會促使人類科技的快速進展,但也可能會使人類文明急速殞落,一個戰爭,能容納多少悲傷的心?願世界上不要在有下一位烽火南國的少年。
全站熱搜